笔趣阁 > 玄幻小说 > 候选王妃 > 第一百七十六章 建储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吴七的妻子要比梅清想象中的大很多。www.biquge001.com

    吴启太年纪不小了,这个梅清自然知道,不过一直想着按习惯,大龄男青年多是会找个妙龄的媳妇,顶多十六七岁。没想到吴七的媳妇刘氏看起来总有二十多了。模样长得十分大方,一点儿扭捏也没有,说话带着脆生劲儿,倒是很对梅清的胃口。

    吴七夫妇的来意很简单。

    一则新婚,新媳妇过来见一见,认识认识。以后内宅走动,自然就是刘氏出面。

    二则便是斗彩竞拍之事,吴七和陈老先生一样,提出其实可以无需竞拍,梅清只管开价即可。

    梅清笑道:“这个竞拍,其实还是当初水仙瓷刚上市的时候,那几只插屏引得夏长史和宁管家都生了兴趣,争相出价,才开了这么个头。说老实话,我也是实实不知这些颜色方子值多少,所以才沿用竞拍这个形式。”

    吴七本来也没抱多大希望,听梅清如此说,便不再坚持,只说此事关系重大,吴家需要多些日子筹措银子。

    欲速则不达。

    梅清觉得让吴家和丁家都多些日子仔细考量,对竞拍只会更加有利,自然顺水推舟地同意了。

    好不容易客人们都走了。天早已黑透,梅清揉了揉额角,让丫鬟们传膳,真是疲累的一天啊。

    丰裕帝也觉得有点儿累。

    岁月不饶人,年轻的时候天不明就起身,每天政事不断。也不觉得如何疲劳,反而雄心勃勃。只想成为古往今来不世出的帝王。

    如今其实好些事都不再过问,让中书省和门下省那些臣子去忙。可到了晚上。还是会有力不从心之感。

    力不从心并不妨碍心思活动。

    听到米丽景关于米丽慧的建议,皇上的心思很是活动了起来。

    米丽慧他见过一次。

    两姊妹长得比较像。一定要比的话,米丽景是团脸比较丰腴,米丽慧则脸型略长接近鹅蛋脸儿,五官也更加精致些,整个人也要苗条不少。

    最让皇上心动的是,两姊妹的皮肤都是雪白细腻,若是一起服侍自己……

    只是,这种亲姐妹同入宫中。之前并没有先例。表姐妹什么的,倒是前朝曾有过。

    还有就是,他开始对米丽景的大胆越来越有所担忧。

    闺房之乐也就算了,既使贵为天子,皇上还是和大多数男子一样,希望自己的女人热情奔放,当然,仅限特定的时间和地点。

    但上次米丽景提出让米丽慧有机会见到朵夫人,皇上虽然当时同意了。过后却难免心里有点儿疙瘩。

    没有男人愿意被挟持。

    无论用那种方式。

    就算在床上也不行。

    招待朵夫人的宫宴皇上虽然没有参加,不过宫宴的情况他还是一清二楚的。

    从出身来看,米丽慧本来就没有什么机会,用米丽景的说法。只是去长长见识。

    其实皇上知道,米丽景大抵还希望朵夫人能对米丽慧有所好感。皇家指婚,顺带指上一两个媵妾也是合理的。

    只是朵夫人显然不怎么欣赏米丽慧这种类型的小女子。

    于是。米丽景又提出让妹妹进宫来。

    她这话一出口,就发现皇上的脸色不对劲儿。赶紧补充说,是想让米丽慧进宫来陪自己一下。

    此进宫与彼进宫。当然不是一回事儿。

    也可以变成一回事儿。

    皇上的心思活动起来,既憧憬二女共侍一夫的温柔乡,又有点儿担心米丽景的胃口越来越大。

    但是他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自从前几日听梅清讲了建储匣的事情,丰裕帝周恒便定了心思,决定用这个法子立储。

    大昌建国差不多有两百年了,皇帝也有那么二三十位,就立储而言,无论是立嫡、立长抑或立贤,都是有先例可循的。

    说白了,在皇位之争中,无论那位皇子胜出,他自然会给自己加上名正言顺的名头。

    也正因如此,立储反倒没有一个指定的规矩,而是变成了各方权力争夺的结果。

    丰裕帝决定改变这种情况。

    皇上在位二十余载,他自诩文治武功都有圣者之风,他决定在自己这一代建立真正的规矩,让周氏皇族能越来越强。

    建储匣的法子,仔细想来,确实意味无穷。

    从前,皇位之争都是皇子之间互相争夺,甚至大打出手,杀兄弑弟屡见不鲜。

    本来皇子们从小由教养嬷嬷和老师们抚养,与父母、与兄弟亲情都不浓厚,再加上金灿灿明晃晃的皇位的诱惑,如此争抢也是难免的。

    而建储匣从根本上将争夺的方向改变了。

    变成争相表现自己的能力,获得父皇的信任。

    皇上自嘲地想起一个小时候听过的民间故事。

    说有个老爷子年纪大了,儿子们都不愿意奉养。

    后来有高人给老爷子出了个主意,让他整天抱着自己的枕头,好像里面有什么值钱的东西,不经意间再显露出其中有些黄白之物。

    于是儿子们以为老爷子藏有珍宝,一边儿争相的奉承,一边儿防范着别的儿子加害老爷子。

    终于最小的儿子赢得了赡养权,将老爷子送入土,打开枕头一看,不过是些粉刷的崭新的废铜烂铁而已。

    皇位当然不是废铜,也不是烂铁,所以效果会更好。

    皇上召集了中书舍人、门下侍中和六部尚书,宣布了自己的决定。

    大臣们非常意外。

    可是,抛开皇上一贯强硬专横的态度不说,就这个立储的法子本身,一时还真挑不出大毛病来。

    皇上本身乃是先皇的嫡长子。本来大臣们都以为会沿袭立嫡或是立长的规矩,再加上嫡出的大皇子早殁。最年长的二皇子理王精明能干,早有了许多提前依附过去。成为理王一脉。

    而六皇子温雅大方,不似二皇子严厉,惯有贤名,也颇有些人看好。

    皇上这个建储匣的规矩一出,立储一事便成了一言堂,皇上一个人说了算,大臣们的归属和党争都失去了影响力。

    话说回来,皇位姓周,由父亲指定继位的儿子。天经地义。

    皇上还提到了另外一个安排,让大臣们附议。就是在立储诏书中同时指定辅政大臣。

    所谓指定辅政大臣,一般是指如果皇子未成年,或是即便成年,但从政经验欠缺的情况下,由先皇指定的大臣辅政。

    辅政大臣的权力极大,而且按照不成文的规矩,除非老病不堪,至少五年之内都是不会更换的。

    这实际上更像一枚诱饵。

    大臣们。你们支持我,那么,你便可能成为辅政之人。

    大家不禁心里嘀咕,皇上是否对成年的皇子都不满意。可能指定年幼的儿子。

    其实这倒是真的冤枉皇上了,他本身并没有这个想法。只是执政多年,建立一项制度。就务求完善,将可能发生的情况都考虑进去。已经成了皇上的习惯。

    其实,皇帝们真的不能说长寿。

    许多皇帝在位的时间都不怎么长。儿子们很可能尚未成年,总得未雨绸缪不是?

    皇上没有想到的是,他的这个自认为周全的想法,会被人生出其他的揣测来。

    壮年的皇上不会犯这样的错误,也许,他真的老了。

    无论如何,表面上看起来十分平静的政局,暗中起了波澜。

    本来铁杆支持二皇子的,不免要想想是不是应该脚踩几条船,多跟几位皇子搞好关系。

    之前没明确表态的,愈发谨慎起来,努力做出一副“纯臣”的姿态来。

    后宫的女人们,也没有闲着。

    对于妃嫔们来说,有孩子和没孩子,有儿子和没儿子,儿子混的怎么样,可是完全不同的。

    有孩子的,不管是儿子还是女儿,都算是延续龙脉有功,皇帝薨逝,总还有一席之地,不必像没子女的妃嫔们一样,在尼庵或是道观里度过余生。

    育有皇子的,功劳相对也大些。

    皇子混得最好的,当然是继承了天下。生母水涨船高,也能弄个圣母皇太后的位份。

    没抢到皇座,儿子是亲王的,生母也能被儿子接到王府去奉养。这王府里的头号老太太和皇宫里的老太妃可不是一码事。

    就算儿子连亲王也没弄到手,毕竟皇帝的儿子多不是,也不是每个都是王爷,但皇子的待遇也不会太差,生母在宫外有儿子是个盼头,在宫里有个太妃名头也能混日子。

    没有子女的妃嫔,若是想免于送出宫孤清终老的命运,大概只有一条路可走。

    就是先抱一条大腿。

    比如未来的皇太后的大腿。

    到时候皇太后找个由头,将生母已去世的皇子或公主记在她名下,待遇立刻就上去了。

    所以既使皇后不怎么得皇上待见,还是有好些人争抢着上来抱大腿的。

    谭贵妃和项静妃也很受欢迎。

    宜妃出事儿之后,这几位就成了首当其冲的嫌疑人。

    蝴蝶扇动了一下翅膀,万里之外刮起了狂风。

    很久之后,梅清有时想起此事,就会觉得自己跟皇上讲了建储匣的事情,似乎就成了扇翅膀的蝴蝶。

    宜妃失去了孩子。

    一位妃子在皇宫里失去孩子,简直就像新受宠的女子是美人儿一样正常。

    只是她失去孩子的方式,实在出乎所有人的意料。(未完待续。。)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