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生于1871 > 在路上 第九十三章 河患
    笔趣阁 最新永久域名:www.biquge001.com ,请大家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蹬、蹬、蹬……”

    一个穿着洋装,留着鞭子的青年男子随着一名师爷打扮的人急匆匆的走进巡抚衙门。www.luanhen.com这师爷想必就是巡抚大人的幕僚,熟门熟路得很,两人一路行来也不用通报,径直走向书房。

    “钟大人,请在此稍等片刻,容鄙人通禀一声。”

    钟文耀忙道:“先生言重了,理当如此。”

    那名幕僚对着钟文耀拱了拱手,随即轻轻扣了扣书房的门,“大人,钟大人到了。”

    随着他的话音刚落,房间里传来一阵絮絮索索的声音,很快,书房的大门打开,一名脸色黑瘦、胡子拉碴、目带血丝的中年人快步走了出来。

    幕僚一见此人,立即行礼道:“大人……”

    中年人止住了幕僚的礼,三步并作两步来到钟文耀面前,一把抓住他的手道:“可把你等来了。”

    钟文耀冷不丁的被此人抓住,还没有搞清楚状况,瞠目结舌的不知该说些什么。一旁带他进来的幕僚连忙道:“这位就是我家巡抚大人。”

    钟文耀听了那幕僚的介绍,又憋了半晌,这才惊诧的问道:“何故搞成这样?”

    张曜摸了摸胡子拉碴的下巴,随口道:“黄河大水,老夫已经连月没有好好休息了。还望紫垣不要见怪。”

    钟文耀看了看张曜,忽然后退两步,然后深深一揖到地,口中叹道:“张大人心系百姓,为民操劳若此,学生铭感五内,钦佩之至,还请大人受我一拜!”

    张曜连忙扶起钟文耀,“本官受皇上托付,委以一省重任,怎敢不殚精竭虑?只是能力有限,迟迟不能解决水患,只得求助于盛大人,还望紫垣看在同朝为官的份上,替本官疏导一二。”

    钟文耀忙道:“学生愧不敢当。大人但有吩咐,学生必竭尽全力完成。”

    “好好好,”张曜拉起钟文耀:“来,咱们屋里说。”

    来到书房,只见正中央的桌子上摆着一张大大的地图,张曜带着钟文耀走近书桌道:“紫垣,时间紧迫,我就不客套了,本官直接和你说说当前的情况。”

    随即指着地图道:“今年四月开始,黄河春汛,到四月下旬,河水暴涨。张村、殷河、大寨、西纸坊、高家套先后漫决,章丘、济阳、惠民等县受灾严重。本官安排河工疏浚海口、挑挖引河,但收效甚微。现如今,唯有采用西法,用机器船只节节疏浚,再辅以堵筑,才能解燃眉之急。所以本官致电中堂大人,希望能借中堂大人之力,请洋人借用船只机械疏浚河道。”

    之前张曜已经将所需电报李鸿章,李鸿章因为轮船招商局一直是盛宣怀在打理,和洋行也多有往来,随即将此事交办盛宣怀办理。可盛宣怀现在正在上海统筹平(开平)——津铁路一事,根本离不开,于是安排钟文耀来济南协调。

    钟文耀是大清第一批留美学生,毕业于耶鲁大学,学的是土木工程专业,对河道也有所涉猎。来济南之前对黄河水患只是有所耳闻,也查了一些资料,但却不知道有如此严重。

    “大人,恕学生直言,从黄河何王庄段到牡蛎口海口数百里长,现在河水已经泛滥,疏浚河道根本是远水解不了近渴啊。”

    张曜道:“本官知道,现在河工和百姓正在大堤上日夜不停的堵筑河堤,但是仅靠堵筑只是治标不治本,本官担心今年秋汛和来年黄河再犯。如果能够在秋汛到来之前疏浚一段河道,再加上冬季枯水期将韩家垣海口疏浚,至少可保黄河山东段十年无忧。而且,请来洋人机船,也可以缓解现在河工们的劳累,起码能让本官有机会将王家园的决口堵上!”

    钟文耀点点头,“学生明白了!”

    张曜见钟文耀答应,随即期盼的问道:“不知紫垣何时能带着机器过来?”

    钟文耀想了想,“学生即刻启程返回上海,期间请巡抚大人派快马先给盛大人去一封信。学生到上海后立刻联系洋行,然后跟随洋人的船只回来。算算时间,快的话大约七天到十天的时间就能赶回来。”

    钟文耀现在真心希望济南和上海之间能有电报,这样就能节省至少三天的时间。三天的时间,也许可以救护上万的百姓不至于被洪水荼毒。

    张曜也知道时间上不能强求,只是嘱托道:“还请紫垣看在山东数十万百姓的份上,尽快赶回,本官这里先谢过了。”

    钟文耀知道时间紧迫,随即拱手道:“大人为国为民之心,学生钦佩不已,学生不才希望能付大人之骥尾,为百姓出一点力。学生即刻动身返回。”

    张曜含泪道:“这一次委屈紫垣了,等河患平复,本官必定好好地宴请紫垣。”

    钟文耀也不多说,起身就准备离开。走到门口,忽然想起一事,“大人,盛大人正在筹建平——津铁路,所需人力极多,山东诸县灾后恐怕难以迅速恢复生产,不如安排百姓北上天津,一方面可以缓解铁路修建之人工缺失,另一方面,也是给百姓们找口饭吃。”

    张曜想了想,道:“多谢紫垣,本官记下了。”

    感慨于张曜的为国为民、不辞辛劳的精神,这年头像张曜这样的好官可真是凤毛麟角了。所以钟文耀饭也顾不上吃,就马不停蹄的返回上海只希望能早一天帮张曜带回疏浚河道的船只机械。

    与此同时,远在京师的光绪皇帝也收到了山东黄河泛滥的急报。

    从四月份开始,黄河山东段就开始出现决口。虽然张曜费尽心思,甚至亲自顶在河道上,但奈何山东河道年久失修,早已不堪重负,所以水灾还是爆发了。这段时间,告急的文书雪片似的飞向京城,户部虽然已经紧急拨款二十万两白银交付山东用于河道,但可惜洪水来势汹汹,想要堵住决口岂是区区二十万两白银就能立竿见影的?

    “张曜有没有说他准备怎么堵住黄河决口?”

    世铎道:“张曜的折子上提到,想要雇佣洋人的船只机械,从水面上疏浚河道,当可缓解大堤的压力,再配合封堵。不过,从上海雇佣洋人的船只需要一点儿时间,另外,希望朝廷能够再拨付一笔款项用于支付洋船、机械的费用。”

    载湉马上将目光转向阎敬铭,“户部还能拿出多少银子?”

    “回皇上,光绪十年朝廷岁入银包括田赋正税、杂赋、盐税和厘金、洋税等解银共七千七百零八万零六百四十六两整,岁出七千二百八十六万五千五百三十两,户部结余四百二十一万两。然直隶修筑平——津铁路需耗银八百余万两,初期解银二百万两;东北报堪修吉林晖春至三姓、黑龙江等地电报线路,又请编练新军一万五千人,每人需要洋枪两杆,以及火炮、子药等,亦需解银一百七十万两;三海工程修缮预计需银一百万两,仅此三项,库银已经入不敷出,之前解山东之河道银子还是从铁路银子中抠出来得。”

    载湉听了一阵头大,一文钱难倒英雄汉,跟何况一个国家?这兜里没钱,想要干点儿什么都难。

    “铁路修建和电报线路的修建照常。这笔银子不能省!告诉穆图善,东北新军编练要先从军纪、体能、队列练起,人数也可以逐渐增加,这方面可以参照京营的整训,不要仓促。另外,三海工程也停止。这样应该能省出一百多万银子。从中再拨十万两给张曜。传旨上海道,着令其鼎力配合。”

    “遵旨!”

    “还有,山东数县遭灾,生民衣食无着,准许山东再截留四万石漕粮赈灾。”

    世铎:“遵旨!”

    想了想,载湉又道:“上年河道总督成孚上折子言黄河两岸各厅险工叠出,现在看来恐怕实际情况比成孚所奏更加严峻。如今山东已经遭灾,河南段尚不知如何。年前已经拨付边宝泉(河南巡抚)白银十万两,恐怕不足以应付河工所需,户部当再次拨银十五万两给河南,务必要防止再出现山东的情况。”

    阎敬铭垂首领旨。

    载湉又道:“黄河难治,每年河工上投入的银子不下百万两,但仍然年年决口。两岸百姓苦不堪言。朕以为,当迁移直隶、山东、河南两岸流民北上出关,一方面可以开垦关外荒芜土地,固我疆防;另一方面也可缓解河道压力。诸位爱卿议一议吧。”

    接到皇上突然抛出来的话题,下面一众大臣们都面面相觑。

    大学士崇善道:“我大清为维护东北固有风俗和保护八旗生计,在康熙七年(1668年)下令‘辽东招民授官,永著停止’。圣祖皇帝既有明讯,这关禁断不可开!”

    崇善开了个头,顿时冒出来一大堆人附和。

    虽然光绪的话里看似是支持流民北迁实边,但很明显,朝中还是有很多反对的声音,希望继续对关东实行禁封政策。而且小皇帝留意到,不同意的基本都是满员。

    “崇大人此言不实。诚然,圣祖爷曾说过此话,但是因为罗刹国不断侵蚀我膏腴之地,在咸丰十年(1860年),从黑龙江将军特普钦的建议,从此开禁放垦,鼓励移民实边,以振兴关外的经济。所以,当年的圣祖遗训,已经在咸丰爷的时候便被废除了,这时候再拿圣祖皇帝的话来说,恐怕不合适吧。”

    果然,汉臣的一方看问题更加实际一些,而且同样有理有据。

    是啊,都是祖宗,康熙说不能开,但咸丰开了啊,所以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朝中吵了个不亦乐乎。

    最后还得是皇上拿主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