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穿越小说 > 大汉龙骑 > 正文 第一千九百六十八章 寿春之战(249)
    笔趣阁 最新永久域名:www.biquge001.com ,请大家牢记本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co>

    自黄巾以来,为抵御黄巾,汉帝允许各地氏族大家与各郡县长自组义兵抵抗匪军,自此私兵之风大兴,导致尾大难除,汉室也自此失去了对地方的控制,而刘澜必然是不希望再度出现这样的事情,那么他首先就必须在掌握所有军队的前提下,裁掉地方上不管是郡守县令还是世家大族的私兵。www.83kwx.com

    历史上孙策其实做了和刘澜一样的事情,只不过他失败了,而刘澜正是了解这些,所以他才从最初就不允许私兵在他的治下出现,当然对付世家确实有心无力,如果放在十几年前,或许刘澜也会做出与孙策一眼的决定来,毕竟年纪相仿,一旦冲动也就没什么可顾及的了,可现在他就不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当然也是因为有孙策的‘前车之鉴’,所以必然不会做出那么偏激的事情,非要杀光了那些世家不可,相反他现在按兵不动,唯一的目的,就是为了日后在拿下吴郡和会稽之后来削弱这些世家,而最好的办法,那肯定是借刀杀人甚至是拿他当枪使。

    让他们出钱出粮甚至是出人,这就是他想出来温水煮青蛙的方法,在不知不觉中削弱这些世家的实力,如果连这样的办法都没用,那么就干脆把这些世家的兵将直接派去战场送死,那时候他们就算反应过来,也只是待宰羔羊罢了,当然只要他的兵将在,那就算挑明了到时候也不会怕他们会有任何反弹,至于世家会不会听他的命令去送死,那就更不用担心,到了他的军中,没人能违背军令,如果谁敢,刘澜有几百种办法解决他们。

    当然周泰也不傻,甚至比很多人看得更清楚明白,刘澜不动他们说白了就是留一后手,为可能出现类似的情况进行提前准备,如果真的要动这些世家,那么用他的本部出手还是用他?

    或者说到时候就算刘澜不说什么,他也会主动请令,毕竟被当枪使可不是什么人都能有的荣幸,而干这种得罪人的事情,他也没那么大的负担,反正这帮世家不是常说他是水贼出身,是滚刀肉嘛,那他还对这些人客气个什么,更何况以为当水匪的时候,打劫的不仅是这些世家,所以和他们的关系早就水火不容了,主公借自己的手对付世家那是再合适不过的。

    正因为种种原因,他的水军才能够没有被裁更有机会来到九江,可以说这一次九江之战,他甚至都没有真的去指挥,因为在他来九江之前,军师府的计划他都已经看到了,所以他知道九江之战所有一切的安排,而虽然豫章之战是如何进展的虽然还不清楚,但就最终的结果来看,是完全与之前的计划一模一样的,所以他这一路根本就没有考虑过任何事情,完全是按照自取军师府的计划进行着。

    这一仗可以说是他有生之年最轻松的一场战斗了,但也是真正让他瞠目结舌的一战,想到军师府的那些的那些军师们实在是太恐怖了,居然能够将把一场战斗从头到尾都算计其中,似孙策这样的一方诸侯势力就这样被击溃,何况是他?更不敢有任何其他心思了。

    如果以前他可能还有些其他想法,那么在刘澜身边这么久,他就更不敢有二心了,一门心思的追随刘澜,这一点他相信臧霸也是如此,有异心却又没那个胆量,因为他必然和急的想法一样。

    正是想明白了这些,所以才会一门心思的冲向九江军,这一仗他们已经获胜,但是接下来能否获得一场大胜才是真正决定着这场战争的走向的关键,就像军师府在作战计划中分析的那样,一旦被九江军主力逃走,那势必会加大他们讨伐的难度,所以结束九江之战最好的方式就是在九江结束战斗!

    不然的话,到时候连他们都无法判断战争的走向最终会变成哪一种。

    所以,此刻不仅是周泰,包括陈到与陈果也都明白这一点,必须要抓紧时间拿下九江军主力,更要抓住孙策,彻底结束九江之战,只有这样才能将风险降到最低,至于前往荆南,没人能保证在那里又会遇到什么样的意外与敌人,周泰立即下令,水军立即加大了追击的速度。

    ~~~~~~~~~

    周泰并不知晓孙策在哪里,他到现在还认为现在追击的九江军就是孙策和周瑜的部队,相反陈到、陈果其实也没有机会去问周泰,但是因为知道孙策去了水营,而秣陵水军又杀了过来,这就说明九江水营已经被拿下,所以他们都觉得孙策和周瑜已经被击败,这才会全力以赴追击程普,决不让他们逃走。

    而此时的孙策则与周瑜一路向长沙而去,这是他第二次狼狈而逃,当他从长沙出来之后,其实就下定决心再也不会回去了,就好像当年他离开寿春前往丹阳时的情形是一样的,不成功便成仁,这就是他当时的想法,可是这一回他却不得不再一次退回去。

    心中非常不甘,但是想到这一次的失败,他又非常痛心,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他没有识人之明,在选将用人上犯下了错误,才会导致了豫章之战的惨败,更导致接下来九江之战的失败,如果丹阳之战他还能找些借口的话,那这一次孙策将所有的责任都揽到了自己的身上,如果不是他太过贪心,如果不是他只顾眼前小利,九江之战绝对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

    如果之前很多人都在不断提及一个词,说他孙策气量狭窄难成大器,那时他还想着去证明自己的话,那么现在他也彻底承认了,现在的他自身难保,别说东山再起了,就是能不能活下去都是未知。

    就算是逃到了长沙,以他对也没有翻身的可能,他在长沙几个月,对张羡可以说对他有着非常清晰了解,以张羡的态度,他是一门心思要投曹操和汉室的,所以想要靠他翻身根本就没有可能,而又因为他有着忠于汉室的想法,所以也必然不大可能会做出一些疯狂的事情来,所以徐州之战的时候,孙策才会决定离开张羡,不再借助他而是自己出来单干。

    本来他想靠着九江翻身,但这比如需要漫长的时间,毕竟没有谁一口就会吃成个胖子,到了九江首要的就是先休养生息,以他那时的情况,就好似弱不禁风的小树苗,如果得不到滋养,那肯定就得枯死,所以当时孙策没有出兵丹阳,也是经过深思熟虑之后做出的决定,要不然他们迟早都会被人灭掉,那何不趁着徐州之战先让自己变得强大起来?

    可是他们并没有利用好这难得的时间,如果能够再给他一两年的时间,他就一定能够把那些新招募的士兵都训练成真正的精锐,那样或许也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了。

    孙策将视线从九江城的方向收了回来,哭笑一声,此刻他感觉自己的心好像都在滴血,这一笑是笑他自己,也是笑从此之后他将真正过上颠沛流离,居无定所的生活,如果丧家之犬,惶惶不可终日。

    当然他也知道天无绝人之路,毕竟这样的情况也不是没有发生过,就好像当年丹阳之败后,他也像此时此刻茫然无助,之后他是如何从阴影中走出来他已经忘记,但此刻,周瑜却始终在开导着他。

    虽然他也明白君子报仇十年不晚的道理,可是刘澜会给他十年的时间吗?他能有十年的时间吗,就算有了这十年,难道刘澜就会一直没有发展,任由他去迎头赶超吗?不可能的,照现在的情况,就算真给他十年时间,十年后他依然会再品尝一次丧家犬的滋味。

    心灰意冷,此时此刻孙策连仅有的那点意志都已经被彻底磨灭殆尽,在江东,曾经一度人们称他为小霸王以此来形容他的勇武,如项羽再生,可是此刻他还真有点英雄气短的感觉,甚至某一刻,他都打算做项羽乌江自刎的事情出来。

    当然他也知道,这不过是野史的流传,因为身为江东子弟的他,从小就受到父亲的教导,尤其是对于项羽,可谓是耳熟能详,所以他从很小的时候就非常清楚项羽是在东城死于灌婴军手中。

    当然,之所以会出现野史流传乌江自刎的事迹,可能有江东子弟对他的一丝寄托在其中,但更多的还是一种教导,也正因为父亲从小对他的教导,不轻言放弃,不做野史项羽,大不了战死沙场,如果侥幸不死,那么也绝不能轻易结束生命,只要留下有用之身,就永远都有希望得报大仇。

    如果之前那一刻孙策还觉得根本没有报仇的可能,但现在也许是周瑜的开导起了作用,又或者是他自己想开了,卧薪尝胆的事情又不是没做过,从父亲死在刘表手中的那一天,他就一直在做着,这么多年都熬了过来,还差继续熬下去吗?

    只不过他现在的敌人从一个刘表又多了一个刘澜,如果能够给他翻身的那一天,那么不仅是自己的私仇还是杀父之仇,他会一个个找他们算清楚,要让刘表的孩子们尝到丧父的滋味,要让刘澜尝到丧家之犬的痛苦,当然如果真又那么一天的话,可能他不会给刘澜这样的机会,因为他会毫不犹豫的杀掉他,斩草除根!

    对于对手,最好的方式就是消灭他,就是这么简单,毕竟这可是把他逼上绝路的人,这么多年来,哪怕是父亲死后他都没有感觉当时的情况会比此刻更困难,最少当时还有希望,而现在希望有再哪里?

    长沙不是希望,那么还有哪里是希望?

    进入四川是不错,但是与刘璋毫无交集,并且通过这些年的观察,刘璋的情况甚至比张羡更不如,一门心思就想着守住益州那一亩三分地,如果他去了,其实和留在长沙的情况都一样,求一个安身立命的场所没问题,但想借鸡生蛋发展自己的实力又或者求兵报仇的可能几乎为零。

    而如果去荆州,那就更不可能了,他和刘表那可是杀父之仇,他宁肯投降刘澜都不可能去荆州投靠杀父仇人,而要投靠曹操,又远隔重山,根本就没有可能,所以最后他把目光投在了交州。

    张津,他这些年与刘表一直在交战,虽然双方互有胜负,谁也奈何不了谁,但就凭这一点,他就有前往交州的必要,因为他只要一颗不放弃攻打荆州,那么他们就有着共同的目标,而他也就能借张津的鸡下自己的蛋。

    他转身看向了一边脸上挂满了疲惫之色的周瑜,道:“我们去交州,你觉得如何?”周瑜明显没有反应过来,愣了一下,然后仔细端详着孙策,一副你没有生病的关怀模样,立即就被孙策追问道:“公瑾,你说,我们如果去交州的话,会如何?”

    “伯符已经下定决心了?”周瑜先是下意识回身望了一眼身后九江城的方向,因为他并不确定秣陵军有没有追杀上来,但是这一次的战败,秣陵军必然会追击,至于他们敢不敢进入长沙他不知晓,但他却清楚如果再想着让张羡容留他们,也不现实,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就只能从长沙转道,借到武陵或者是桂阳入交州,但如此饶原路的话,又会冒极大的风险,一旦被秣陵军追上,那可就真的要全军覆没了。

    所以就他自己来说,他更愿意前往益州,而不是遍布瘴气,鸟不拉屎的交州,那样的鬼地方,都是用来发配囚犯的,过去了又能有什么意义?可是看到孙策这样期待的眼神,他有些迟疑了,最后做了一个折中的办法,道:“去不去交州先不考虑,我们完全可以先借到长沙进入武陵,到了那里再根据具体情况来做决定,如果秣陵军追来,我们再南下交州也不迟,而如果秣陵军没有来,我们最好还是前往益州,虽然刘璋与张羡一般,不值得依靠,但卑职这些年却不时能从蜀中商贩口中闻听到一人的名号,如果我们能得到他的支持,那东山再起也就有希望了。

    “谁?”孙策有些好奇,关键是他对益州的情况一点都不知道。

    “刘澜之兄,刘备!!”</co>

    本书来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