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 都市小说 > 极品地主 > 正文 【045章】 新闻要素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

    ps:ps:2号第一更,向乡亲们求订阅,求月票!

    刘小柔刚刚进入央视新闻频道工作,还在试用期的她二月底的时候被派到湘西报道一场矿难,当然了,她只是摄制组的小兵一个,领导指哪她打哪。www.biquge001.com

    结束了在湘西的采访,摄制组在巴陵碰到了‘镜湖牧场’的车队,摄制组领队张远敏锐地意识到,这或许是一个不错的新闻素材。于是,摄制组跟上了车队,从湘西一路拍摄,一直到了银杏村。

    漫长的两千多公里、超过五十公里的长途跋涉,对于任何人来说都是极为艰难的过程,更何况对于刘小柔这样娇滴滴的女娃娃呢?还好摄制组的前辈们对她还算挺照顾,让她能够在面包车的后排拥有独立空间,赶路的时候可以躺下睡一会。

    所幸,车队在南诏停留了一天,让刘小柔获得了喘息机会,休整一个晚上后才有精神跟随车队继续前进。

    从小在江南小城长大的刘小柔,何曾见过高原上森林、湖泊、河流、雪山共存的壮观景象?当车队离开姚州郊区,进入了长江、澜沧江河谷地带之后,刘小柔都觉得自己的眼睛不够用了!

    这时候,她想起电视上‘镜湖景区’美轮美奂的宣传片,隐约觉得或许只有这种未经污染的高原之地,才能诞生那些美景吧?刘小柔对于即将出现在镜头前的镜湖牧场,有了更多的期待!

    …………

    “小柔,快下车!”就在刘小柔还在恍惚的时候,耳边传来了摄制组领队张远的声音!

    张远是刘小柔父亲的大学同学,刘小柔之所以从北平师范大学毕业后能够进入央视,又在试用期就能跟随摄制组外出拍摄,并且担任采访记者,主要还是因为张远的照拂。

    别看张远在工作的时候脾气很急,经常对摄制组的工作人员大声呵斥。不过他为人倒是挺好的。

    “走神了!”刘小柔吐了一下舌头,抓起身边的话筒就和摄像师跳下了车子。

    这时候,第一辆挂车正好在澜沧江边上的空地上停下,马万里正在组织村民们卸下种牛,然后往牧场的方向赶去!

    刘小柔在摄像师的指挥下找了一个比较好的角度站好,调试机器之后开始录制!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刘小柔身穿一身职业装。在镜头前倒也是有模有样,说道:“现在我们在滇南省姚州市滇西县的银杏村为大家做报道!在我的身后,‘镜湖牧场’的车队经过三天四夜的长途跋涉,行程3600多公里,终于抵达目的地。大家看到的正是‘镜湖牧场’的工作人员进行卸货,转移种牛的场面!”

    别看刘小柔在镜头前如此郑重其事。其实她的形象不见得能够在电视上播出,有时候他们在外采访的素材、拍摄的画面有百分之一能够出现在电视新闻节目上就算不错了!

    毕竟,央视新闻频道外派的摄制小组数以百计,每天都有海量的新闻传回台里,若是没有轰动性的新闻和典型性的题材,根本就不可能播出。

    这一次,摄制组跟拍车队行进了两千多公里。只有前天下午的整点新闻播放了一条简讯,刘小柔连露脸都做不到。

    不过,每一个新闻记者都需要经历这种龙套式的生活,多少在荧屏钱光鲜亮丽的新闻主播,不是从跑新闻的小记者熬过来的呢?

    虽然不知道自己报道的这些新闻有没有机会播出,刘小柔还是很敬业地在卸货现场工作,从正在指挥的马万里到干活、看热闹的村民、游客,刘小柔都一一进行了采访。

    随着采访的进行。刘小柔对于‘镜湖牧场’的具体情况也就更加了解了,对于萧家所拥有的好人缘也有了更多的好奇心。

    这是一个极具神秘感的家族,这是刘小柔的第一印象!

    …………

    就在央视、滇南卫视以及诸多平面媒体、网络媒体在澜沧江东岸进行采访、拍摄的时候,种牛的卸货、转移行动也在轰轰烈烈地进行着。

    这一次,整个银杏村几乎是全体出动,除了年事已高的老人和蹒跚学步的娃娃,整个村子不分男女老幼都出来帮忙了。

    挂车在镜湖酒店前面的官场卸货之后。村民们三五人为一组,把一批300头种牛往镜湖牧场的方向赶去。挂车卸货之后,立刻掉头离开,把卸货的位置让给后续到来的挂车。

    由于镜湖牧场的不少员工都曾经在蝴蝶牧场干过。对于这种工作早已经熟门熟路,因此在他们的指挥下,种牛的转移进行的相当顺利。从目前来看,基本上每10分钟就可以把300头种牛中挂车上赶下来,一个小时差不多可以搞定2000头。

    由于种牛大多都是母牛,性格比较温顺,因此村民们在驱赶的时候,并没有太过费劲,这些种牛乖乖地过了钢索桥,进入银杏村的范围。

    一时间,原本宁静的银杏村变得热闹了许多。

    …………

    “老婆子,这一次小风还真的闹出大动静来了!”老太爷站在卸货现场边上的山包上,转头对老太太说道。

    对于萧风投资‘镜湖牧场’,老太爷一直都没有太多的表示,毕竟家里的事务已经全部交给萧风处理了。不过,自从镜湖牧场开工以来,也就开垦了5000英亩的草场,连一头牛都没有买回来,这让老太爷有些奇怪。

    他也没有想到,萧风一下子买入12000头种牛,这种大手笔让老太爷也是觉得有些惊人。

    “孩子大了,有主见是好事!”老太太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看着满地乱跑的牛群,心里别提多开心了。

    除了在帮忙的村民之外,像老太爷这样年纪的老人也是三三两两地站在附近,相互交流自己的看法。

    自从萧风把‘萧家农场’第一年的承包费交给村委会,并且做出了向60岁以上老人支付养老费之后,银杏村的老人们生活就过得越来越好了。

    随着游客不断涌入,村民们的收入在增加,老人们再也不需要帮家里干活,每天在老年活动中心打打牌,在村里溜溜弯,聊聊天,日子挺滋润的。

    今天,镜湖牧场的种牛运回了银杏村,老人们自然要出来看看热闹了!

    …………

    “张老师,你看那边!我们过去采访一下?”结束了一个片段的拍摄之后,刘小柔指了指那群老人说道。

    虽说刘小柔和张远私人关系挺好,不过在这种工作场合,刘小柔合适拎得清,不会公私混淆。

    刚才在拍摄的时候,刘小柔就注意到了这群穿着相当整洁干净的老人,意识到这或许是一个不错的素材。

    在刘小柔的印象中,滇西北地区应该算是一个贫困山区,但是这里不仅仅出现了一家财大气粗的牧场,而且这里的村民穿着得体、面色红润,这多少颠覆了刘小柔的一些观念。

    “这倒也是不错的想法!”张远托着下巴想了一下,点头同意了。

    在接下来的采访中,银杏村的老人们自然把村子里最近半年多所发生的事情一桩桩、一件件地在镜头面前说了出来。

    镜湖景区的建设、游客的涌入、萧家农场的规模、镜湖牧场的发展、养老金的发放等等,给刘小柔和张远上了一课。这短短的半年时间,简直就是农村翻身致富的一个缩影,颇有些新农村建设的典型因素。

    作为新闻人,张远的政治嗅觉自然是相当敏锐,知道这种西部农村摆脱贫困,走上致富道路的题材最是受到电视台以及更高层领导的青睐。

    张远和刘小柔相对一看,发现了对方眼中的精光,意识到这一次撞大运了!

    仅仅从目前的情况来看,银杏村发展旅游业、高新农业和无污染牧场,完全符合国家提出的‘科学发展观’,这又将会是一个主旋律新闻题材的一个重要元素。

    当即之下,张远决定把摄制组放在银杏村三天时间,深入采访,了解银杏村的发展状况,做出一个专题!以银杏村的情况,做出一个符合当今舆论要求的主旋律报道,应该不成问题。

    不得不说,张远是一个很有敏锐性的媒体人,他的决定让他受到了台里领导的欣赏,而刘小柔也由此脱颖而出,成为了央视新闻频道的正式记者,并且还拥有了不错的上镜率。

    …………

    不提张远、刘小柔这些媒体记者的拍摄、采访,随着‘镜湖牧场’工作人员和村民的熟练度增加,卸货、驱赶牛群的速度在不断提升,越来越多的种牛被赶到了牧场。

    对于已经在狭窄、颠簸的挂车上呆了将近90个小时的种牛来说,当它们来到镜湖牧场一望无际的草场时,内心的感动自不待言!

    牛群们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在草地上奔跑,似乎只有这样才能把这几天时间里积攒的疲惫一扫而空!

    尽情奔跑之后,牛群们终于可以安静地低下头,吃一口汁多肥美的牧草,喝上一口清甜可口的山泉水。

    这时候,这些种牛才发现,和镜湖牧场的牧草和山泉水相比,自己以前吃过的草料和清水简直就是一坨牛粪!

    几乎没有任何犹豫,这些牛立刻喜欢上了在这片蓝天白云下的牧场,对它们来说,有好草、好水,就是‘牛生’最大的享受!(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qidian.阅读。)

    <font color=red>笔趣阁</font>已启用最新域名:www.<font color=red>biquge001</font>.com ,请大家牢记最新域名并相互转告,谢谢!